面向对象
Java继承
继承的概念
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,使得子类对象(实例)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法,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,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。
继承的特性
- 子类拥有父类非 private 的属性、方法
- 子类可以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,即子类可以对父类进行扩展。
- 子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父类的方法。
- Java 的继承是单继承,但是可以多重继承,单继承就是一个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,多重继承就是,例如 B 类继承 A 类,C 类继承 B 类,所以按照关系就是 B 类是 C 类的父类,A 类是 B 类的父类,这是 Java 继承区别于 C++ 继承的一个特性。
- 提高了类之间的耦合性(继承的缺点,耦合度高就会造成代码之间的联系越紧密,代码独立性越差)
继承关键字
继承可以使用 extends 关键字来实现继承,而且所有的类都是继承于 java.lang.Object,当一个类没有继承的两个关键字,则默认继承 Object(这个类在 java.lang 包中,所以不需要 import)祖先类
- extends 关键字:在 Java 中,类的继承是单一继承,也就是说,一个子类只能拥有一个父类,所以 extends 只能继承一个类。
- implements 关键字:使用 implements 关键字可以变相的使java具有多继承的特性,使用范围为类实现接口的情况,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
- super 关键字:我们可以通过 super 关键字来实现对父类成员的访问,用来引用当前对象的父类。
- this 关键字:指向自己的引用,引用当前对象,即它所在的方法或构造函数所属的对象实例。
- final 关键字:final 可以用来修饰变量(包括类属性、对象属性、局部变量和形参)、方法(包括类方法和对象方法)和类;使用 final 关键字声明类,就是把类定义定义为最终类,不能被继承,或者用于修饰方法,该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。
构造器
子类是不继承父类的构造器(构造方法或者构造函数)的,它只是调用(隐式或显式)。如果父类的构造器带有参数,则必须在子类的构造器中显式地通过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并配以适当的参数列表。
如果父类构造器没有参数,则在子类的构造器中不需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构造器,系统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。
Java 重写(Override)与重载(Overload)
重写(Override)
指子类定义了一个与其父类中具有相同名称、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的方法,并且子类方法的实现覆盖了父类方法的实现。 即外壳不变,核心重写!
方法重写的规则
参数列表与被重写方法的参数列表必须完全相同。
返回类型与被重写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不相同,但是必须是父类返回值的派生类(java5 及更早版本返回类型要一样,java7 及更高版本可以不同)。
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更低。例如:如果父类的一个方法被声明为 public,那么在子类中重写该方法就不能声明为 protected。
父类的成员方法只能被它的子类重写。
声明为 final 的方法不能被重写。
声明为 static 的方法不能被重写,但是能够被再次声明。
子类和父类在同一个包中,那么子类可以重写父类所有方法,除了声明为 private 和 final 的方法。
子类和父类不在同一个包中,那么子类只能够重写父类的声明为 public 和 protected 的非 final 方法。
重写的方法能够抛出任何非强制异常,无论被重写的方法是否抛出异常。但是,重写的方法不能抛出新的强制性异常,或者比被重写方法声明的更广泛的强制性异常,反之则可以。
构造方法不能被重写。
如果不能继承一个类,则不能重写该类的方法。
super 关键字的使用
当需要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被重写方法时,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。
重载(Overload)
重载(overloading) 是在一个类里面,方法名字相同,而参数不同。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。
每个重载的方法(或者构造函数)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参数类型列表。
最常用的地方就是构造器的重载。
重载规则
- 被重载的方法必须改变参数列表(参数个数或类型不一样);
- 被重载的方法可以改变返回类型;
- 被重载的方法可以改变访问修饰符;
- 被重载的方法可以声明新的或更广的检查异常;
- 方法能够在同一个类中或者在一个子类中被重载。
- 无法以返回值类型作为重载函数的区分标准。
重写与重载之间的区别
区别点 | 重载方法 | 重写方法 |
---|---|---|
参数列表 | 必须修改 | 一定不能修改 |
返回类型 | 可以修改 | 一定不能修改 |
异常 | 可以修改 | 可以减少或删除,一定不能抛出新的或者更广的异常 |
访问 | 可以修改 | 一定不能做更严格的限制(可以降低限制) |
总结
方法的重写(Overriding)和重载(Overloading)是java多态性的不同表现,重写是父类与子类之间多态性的一种表现,重载可以理解成一个类的多态的具体表现形式。
Java 多态
多态是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。
多态的优点
- 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
- 可替换性
- 可扩充性
- 接口性
- 灵活性
- 简化性
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
- 继承
- 重写
-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:Parent p = new Child();
多态中的重写
当子类对象调用重写的方法时,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,而不是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。
要想调用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,则必须使用关键字 super。
多态的实现方式
- 重写
- 接口
-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
抽象类
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对象(必须被继承才能被使用),其他和普通类一样。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。
关键字是 abstract 生命抽象类,使用 extends 继承抽象父类。
抽象方法
如果你想设计这样一个类,该类包含一个特别的成员方法,该方法的具体实现由它的子类确定,那么你可以在父类中声明该方法为抽象方法。
Abstract 关键字同样可以用来声明抽象方法,抽象方法只包含一个方法名,而没有方法体。
抽象方法没有定义,方法名后面直接跟一个分号,而不是花括号。
声明抽象方法会造成以下两个结果:
- 如果一个类包含抽象方法,那么该类必须是抽象类。
- 任何子类必须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,或者声明自身为抽象类。
抽象类总结规定
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(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),如果被实例化,就会报错,编译无法通过。只有抽象类的非抽象子类可以创建对象。
抽象类中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,但是有抽象方法的类必定是抽象类。
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只是声明,不包含方法体,就是不给出方法的具体实现也就是方法的具体功能。
构造方法,类方法(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)不能声明为抽象方法。
抽象类的子类必须给出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,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。
Java 封装
只暴露自己想暴露的。
优点:
良好的封装能够减少耦合。
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。
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。
隐藏信息,实现细节。
实现封装的步骤
- 修改属性限制,如:private
- 对外提供 get 和 set 方法去修改变量。
Java 接口
接口是一个抽象类型,是抽象方法的集合,接口通常以interface来声明。
接口无法被实例化,但是可以被实现。一个实现接口的类,必须实现接口内所描述的所有方法,否则就必须声明为抽象类。另外,在 Java 中,接口类型可用来声明一个变量,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空指针,或是被绑定在一个以此接口实现的对象。
接口与类的区别
- 接口不能用于实例化对象。
-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。
-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必须是抽象方法,Java 8 之后 接口中可以使用 default 关键字修饰的非抽象方法。
- 接口不能包含成员变量,除了 static 和 final 变量。
- 接口不是被类继承了,而是要被类实现。
- 接口支持多继承。
接口的特性
- 接口中每一个方法也是隐式抽象的,接口中的方法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abstract(只能是 public abstract,其他修饰符都会报错)
- 接口中可以含有变量,但是接口中的变量会被隐式的指定为 public static final 变量(并且只能是 public,用 private 修饰会报编译错误)。
- 接口中的方法是不能在接口中实现的,只能由实现接口的类来实现接口中的方法。
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
- 抽象类中的方法可以有方法体,就是能实现方法的具体功能,但是接口中的方法不行。
- 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,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的。
- 接口中不能含有静态代码块以及静态方法(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),而抽象类是可以有静态代码块和静态方法。
-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,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
注:JDK 1.8 以后,接口里可以有静态方法和方法体了。
注:JDK 1.8 以后,接口允许包含具体实现的方法,该方法称为”默认方法”,默认方法使用 default 关键字修饰。更多内容可参考 Java 8 默认方法。
注:JDK 1.9 以后,允许将方法定义为 private,使得某些复用的代码不会把方法暴露出去。更多内容可参考 Java 9 私有接口方法。
枚举(enum)
1 | enum Color |
反射
Java 反射(Reflection)是一个强大的特性,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查询、访问和修改类、接口、字段和方法的信息。反射提供了一种动态地操作类的能力,这在很多框架和库中被广泛使用,例如Spring框架的依赖注入。
反射 API
Java 的反射 API 提供了一系列的类和接口来操作 Class 对象。主要的类包括:
- java.lang.Class:表示类的对象。提供了方法来获取类的字段、方法、构造函数等。
- java.lang.reflect.Field:表示类的字段(属性)。提供了访问和修改字段的能力。
- java.lang.reflect.Method:表示类的方法。提供了调用方法的能力。
- java.lang.reflect.Constructor:表示类的构造函数。提供了创建对象的能力。
工作流程
- 获取 Class 对象:首先获取目标类的 Class 对象。
- 获取成员信息:通过 Class 对象,可以获取类的字段、方法、构造函数等信息。
- 操作成员:通过反射 API 可以读取和修改字段的值、调用方法以及创建对象。
常见应用
- 获取 class 对象
1 | //通过类字面量: |
- 创建对象
1 | Class<?> clazz = Class.forName("java.lang.String"); |
- 访问字段
1 | Class<?> clazz = Person.class; |
- 调用方法
1 | Class<?> clazz = Person.class; |
- 获取构造函数
1 | Class<?> clazz = Person.class; |
- 获取接口和父类
1 | Class<?> clazz = Person.class; |
java.lang.reflect 相关方法可以查看菜鸟教程